公司破产清算的法律攻防:债权追讨与权益保护
时间:2025-04-09 14:06:27   作者:
   公司破产清算的法律攻防:债权追讨与权益保护
  一、公司破产后的法律程序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公司破产需经历以下阶段:
  破产申请: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需提交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等文件。
  清算组成立:法院指定清算组,负责接管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
  债权申报:债权人需在公告之日起30日内申报债权,需提供合同、欠条等证据。
  财产分配:按职工工资、社保费用、税款、普通债权的顺序清偿。
  案例参考:2024年某建筑公司破产,清算组在财产分配中优先支付了300名员工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总额达1500万元。
  二、追讨欠款的法律策略
  债权申报:需提交《债权申报表》、合同、履行凭证等文件。若债权存在争议,可同时提交诉讼或仲裁文书。
  参与破产程序:债权人可申请成为债权人会议成员,监督财产分配。
  财产保全:若发现公司转移资产,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
  注意事项
  劳动债权(工资、社保)优先于普通债权清偿。
  未申报债权的,在破产财产分配后不再清偿。
  三、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计算示例:某员工月薪8000元,工作5年7个月,则经济补偿金为5.5×8000=44000元。
  四、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若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自用工满1个月次日起计算,最长11个月。
  例如,某员工工作10个月未签合同,可主张9个月双倍工资差额。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五、法律救济途径
  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
  诉讼维权:仲裁裁决后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劳动关系、支付赔偿金。
  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公司财产。
  风险提示:若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普通债权的清偿率通常较低,建议及时申报债权并参与破产财产分配。
  结语
  面对上班期间的突发死亡事件,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循工伤认定程序,依法支付赔偿;劳动者家属应积极收集证据,通过行政复议或司法途径维护权益。而在公司破产清算中,债权人需及时申报债权,参与破产程序,必要时通过财产保全和诉讼手段追讨欠款。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