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却交社保,上班快两年被辞退,能否获赔?
时间:2025-04-01 16:57:18   作者: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却交社保,上班快两年被辞退,能否获赔?
  在职场中,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基石。然而,有些公司可能会存在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的情况。那么,当劳动者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快两年后被辞退时,能否获得赔偿呢?本文将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旨在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二、已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
  虽然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如果已经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认可和接纳。然而,社会保险的缴纳并不能替代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即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也不能免除其因未签劳动合同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被辞退后的赔偿问题
  当劳动者在上班快两年后被辞退时,其是否有权获得赔偿,取决于辞退的原因和方式。如果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原因合法辞退劳动者,那么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根据该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此,如果劳动者在上班快两年后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那么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近两年的经济补偿(即2个月工资)的二倍作为赔偿金。
  四、维权途径与注意事项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等。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收集证据:劳动者需要收集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等事实的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社保缴纳记录等。
  了解法律法规:劳动者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在维权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保持冷静与理性: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或言辞,以免影响维权效果。
  五、结语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却交社保,上班快两年被辞退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然而,维权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漫长,需要劳动者耐心等待和积极努力。因此,建议劳动者在入职时就要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