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时间:2025-03-10 16:01:27   作者:
   确定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遗嘱的效力确定
  遗嘱人的主体资格
  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人立遗嘱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来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内容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的内容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遗嘱中若涉及将财产处分给非法组织或用于违法活动,相关内容无效。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认定该部分遗嘱无效。
  遗嘱的形式
  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常见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每种形式都有特定的要求,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
  遗嘱的撤回与变更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确定
  主体适格
  遗赠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对自己的财产有处分权。
  扶养人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扶养能力,若为组织,应具备相应资质与条件。
  意思表示真实
  遗赠扶养协议须是双方自愿达成,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任何一方在受不正当影响下签订的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
  内容合法
  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例如,约定的扶养内容应符合公序良俗和基本生活需求。
  形式合法
  遗赠扶养协议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协议内容明确、具体,便于双方履行和监督。虽然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未作严格规定,但书面形式有助于避免纠纷。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即当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内容相抵触时,应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三、总结
  在确定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于遗嘱而言,需要关注遗嘱人的主体资格、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遗嘱形式以及遗嘱的撤回与变更等方面;对于遗赠扶养协议,则需要关注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形式合法以及协议的效力优先性等方面。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