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状态后,需要注意的问题颇多。以下是对这些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
一、妥善处理员工安置问题
在清算期间,公司需要逐步解除与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这可能会激起员工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过激反应。此时,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妥善处理员工安置问题。首先,公司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反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研究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安置方案。同时,公司需要加快清点资产,并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对于那些暂时留用的员工,公司应与其进行充分沟通,确保他们在清算期间的待遇,或者尽可能为其安排未来的工作,以保持其工作积极性。在制定完善的安置方案后,如公司有工会,应先与工会协商,以取得工会的理解和支持。随后,公司将员工按行政人员、生产人员等分类,逐批进行沟通协商。对于员工应得的利益,公司应给予保障;对于公司之前拖欠员工的加班费和其他补助,也应给予补偿。在此基础上,分批解除与这些员工的劳动合同。
二、防止公司财产被侵占和破坏
在清算过程中,由于清算委员会可能对被清算企业的情况不够熟悉,因此可能会出现企业财产被侵占或破坏的情况。具体包括:员工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对公司产生怨恨,趁机侵占或破坏公司财产;清算委员会成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谋取非法收入或侵占公司财产。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清算委员会在清算开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安抚员工的情绪,减少他们侵占公司财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快清点公司的资产,并聘请保安人员对资产进行看管。此外,清算委员会成员之间应互相监督,对财产处置进行集体讨论和决定,以避免个别成员利用职权侵占公司财产的情况发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公司物品文件的遗失问题清算过程
在公司的清算过程中,清算委员会承担着接管被清算企业的重任。然而,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公司物品和文件的遗失问题,这无疑给被清算企业带来巨大的困扰。从企业的发票本遗失,可能面临税务局的处罚,到合同的遗失,影响债权债务的准确核对,再到公司营业执照、公章等的遗失,直接阻碍清算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强烈建议清算委员会在接管被清算企业后,首要任务是接管以下关键物品和文件:
1.所有公章、财务章等重要印章:这些印章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必备工具,遗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海关登记证等重要证照:这些证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凭证,失去它们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
3.合同、发票、财务账簿、凭证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记录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对于核对债权债务以及进行清算至关重要。
四、免税、保税进口物品处置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和征免税办法》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免税、保税进口的优惠政策。然而,这些免税物品在海关的监管期限内,未经海关许可,不得随意处置。在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的情况下,对于这部分监管的物品的处理需特别注意:
1.若将免税物品出售给同样享受优惠政策的外商投资企业,需首先向审批机关办理批准手续,然后到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2.若出售给其他国内企业,需经海关同意,并根据物品的使用年限补缴税款。
3.若外方投资者想把进口的货物退运出境,同样需要到海关办理审批手续,获得批准后,才可退回境外。
综上,不论是将保税物品出售给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还是退回境外,都必须经过海关的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因此,公司在进入清算程序后,清算委员会在清点资产时若发现有保税物品,在决定处置方案后,应尽快与海关以及审批机关联系,办理相关批准手续。
五、资产处理问题
在清算程序中,对非金钱的企业财产必须通过变卖转化为金钱。这种“转化”过程是分配被清算企业财产的前提条件。由于清算委员会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资产最大化地变现,特别是大型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整体出售是较好的变现方法。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其整体效用,并获得较大利益。因此,我们建议尽可能采取整体出售的方式进行资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