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公司不给钱?没续签合同也能维权!
时间:2025-01-20 15:23:11   作者:
   仲裁后公司不给钱?没续签合同也能维权!
  一、仲裁后公司不给钱怎么办?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等劳动争议问题申请劳动仲裁后,如果仲裁裁决已经生效,但公司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劳动者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后,如果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具体操作时,劳动者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明确写明申请执行的依据、理由、请求事项等,并附上劳动仲裁裁决书的原件。
  身份证明:提供劳动者的身份证明,以证明申请执行的主体资格。
  生效证明:如果仲裁裁决书未明确写明生效日期,劳动者还需要提供仲裁委员会出具的裁决书生效证明。
  法院在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法对公司进行财产调查,如查询公司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一旦发现公司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依法冻结、划拨公司的存款或拍卖、变卖公司的财产,以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等仲裁裁决确定的款项。
  (二)追究相关人员刑责
  如果公司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等相关责任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劳动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将对公司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其履行支付义务。
  二、没续签合同离职后可以劳动仲裁吗?
  对于未续签劳动合同而离职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同样有权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未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的,视为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与书面劳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且未依法履行上述义务,劳动者在离职后有权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未续签劳动合同而离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报酬等劳动争议,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三)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劳动者有权在未续签劳动合同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但仲裁申请有一定的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未续签劳动合同而离职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应当在离职后的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如果超过这一时效期间才提出申请,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以时效已过为由不予受理。
  (四)劳动仲裁的证据准备
  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对于未续签劳动合同而离职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可能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工作证明:如工作证、工作服、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在原单位工作的事实。
  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流水、工资条等,以证明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
  离职证明:如离职申请书、离职通知书等,以证明自己已经离职的事实。
  如果劳动者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