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工资问题,劳动仲裁来处理
工资不支付,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由劳动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时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和相关材料;
受理之后,依法开庭;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并送达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二、拖欠工资劳动仲裁程序的调解
1.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这座桥梁上,双方可以坦诚地交流,化解矛盾,达成协议。书面或口头的申请,就像是向调解组织发出的一份份求和信,希望通过调解这座桥梁,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2.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调解协议书就像一份和平契约,它凝聚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智慧。它的生效,就像一场仪式,宣告了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开始。它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就像一条红线,任何一方都不得跨越。
3.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如果调解失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这就像一条法律保障的通道,让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这就像一条最后的保障线,让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