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究竟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时间:2024-09-27 15:59:49 作者:
合同诈骗:刑事罪名与法律认定
一、引言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合同作为经济交往的重要法律形式,承载着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然而,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合同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更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那么,合同诈骗罪究竟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法律上又是如何对其进行认定的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合同诈骗罪的法律性质
合同诈骗罪的性质界定:合同诈骗罪,顾名思义,是发生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诈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由此可见,合同诈骗罪明确被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属于刑事犯罪,而非民事纠纷。
与民事欺诈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虽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相似,但二者在法律性质上有着本质区别。民事欺诈虽然也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但其目的并非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是希望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某种利益或避免某种不利后果。民事欺诈行为主要由民事法律、政策调整,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相关民事法律行为。而合同诈骗罪则因其非法占有目的及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由刑法进行调整,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
三、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主观方面: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这种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签订或履行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具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等。
客体与数额: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同时,被骗取的财物数额也是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四、合同诈骗120万的法律后果
针对“合同诈骗120万怎么判”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及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即五十万元以上),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具体到120万这一数额,显然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范畴,因此,行为人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量刑时,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如行为人是否主动退赃、认罪态度是否良好、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例如,在某些案例中,尽管涉案金额巨大,但行为人若能如实供述罪行、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法院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
五、案例分析与启示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合同诈骗案为例,被告人玉某利用销售房屋的机会,隐瞒真相,与购房客户签订虚假合同骗取购房款共计189万余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罚金10万元。该案充分展示了合同诈骗罪的严重性以及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此案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方面,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审查对方资质和履约能力,避免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对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人而言,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六、结论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其法律性质明确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在认定合同诈骗罪时,应从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客体及数额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合同诈骗金额达到法定标准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与启示,我们也应认识到预防合同诈骗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对此类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守法是每一位参与者应坚守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