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无合同也能要赔偿,家属如何获取合理赔偿?
时间:2024-08-10 17:24:16   作者:
  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事故赔偿解决方案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权益仍受法律保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给予一次性赔偿。
  二、具体情况
  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XX月XX日
  事故发生地点:某建筑工地
  涉及人员:张三(死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伤亡情况:张三在施工过程中不幸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赔偿内容
  医疗费:包括抢救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
  误工费:张三家属处理事故及丧葬事宜期间的误工费。
  丧葬费:按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不低于当地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计算,一般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供养亲属抚恤金:如张三有需要供养的亲属,按照其工资的一定比例(如40%)按月支付。
  四、赔偿方式
  一次性赔偿:考虑到家属的情感和实际需求,建议用人单位与家属协商,争取一次性支付所有赔偿款项。
  分期赔偿:如用人单位资金紧张,可与家属协商分期支付,但需明确每期支付的金额和时间,并签订书面协议。
  赔偿流程:
  用人单位与家属进行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和方式。
  签订赔偿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用人单位按照协议支付赔偿款项。
  家属收到款项后,出具收据并放弃其他赔偿要求。
  综上所述,针对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事故,用人单位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与家属进行充分协商,确保赔偿内容全面、合理,赔偿方式可行、便捷,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