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管理人如何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
时间:2024-08-08 16:33:57   作者:
   破产管理人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法律程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以下是破产管理人如何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的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这一条款为破产管理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决定流程
  审查合同状态
  破产管理人首先会审查合同的状态,确认该合同是在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的,并且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
  评估合同价值
  管理人会对合同的价值进行评估,考虑继续履行合同是否有利于破产财产的增加、保值,或者降低破产财产毁损、灭失的风险。同时,也会考虑合同继续履行是否有利于破产程序的顺利、快捷进行。
  通知对方当事人
  管理人在作出决定后,需要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如果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对方当事人应当履行;但如果对方当事人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管理人不提供担保的,则视为解除合同。
  考虑对方当事人的权利
  在决定过程中,管理人还需要考虑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例如,对方当事人有权催告管理人作出决定,并在管理人未按时答复时行使解除权。
  时间限制
  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二个月内未通知对方当事人,或者自收到对方当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解除合同。这一时间限制有助于确保破产程序的效率。
  三、决策原则
  破产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管理人在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时,应优先考虑破产债权人的利益最大化。这意味着管理人需要权衡合同的继续履行是否能为破产财产带来更多的价值或减少损失。
  鼓励交易和兼顾社会公益原则
  在追求破产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管理人还应鼓励交易和兼顾社会公益。例如,对于涉及供电、供水等社会公益的合同,管理人可能更倾向于继续履行以避免对公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
  四、总结
  破产管理人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依据法律规定、评估合同价值、考虑对方当事人权利以及遵循决策原则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这一过程旨在平衡各方利益,确保破产程序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