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从公司离职拖欠加班费不给,怎么仲裁?
时间:2024-08-08 10:55:28   作者:
   当员工从公司离职后,如果公司拖欠加班费不给,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详细的仲裁流程:
  一、准备材料
  仲裁申请书
  申请书应包含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原籍、现住址、联系电话)。
  具体的仲裁请求和金额。
  事实与理由,详细说明加班情况、加班费计算方式及被拖欠的金额。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申请仲裁的日期。
  申请书应提交正本,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证据材料
  劳动合同: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加班记录:如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同事的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加班事实及加班时长。
  工资单:证明正常工资水平,以便计算加班费。
  离职证明或离职协议:证明离职时间及原因。
  其他相关证据:如公司规章制度、内部通知等,可能涉及加班费计算或支付的规定。
  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需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由他人代理,还需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并打印。
  二、提交申请
  选择仲裁机构: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提交材料:携带准备好的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前往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三、仲裁受理
  受理决定: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将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仲裁委员会应说明理由。
  举证与答辩: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员会会给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以便双方准备相关证据和答辩意见。
  四、开庭审理
  通知开庭:仲裁庭应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
  庭审过程:庭审时,双方当事人需按时到庭参加审理。仲裁庭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并对证据进行质证。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可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裁决。
  五、仲裁调解与裁决
  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六、后续行动
  起诉至法院: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执行裁决:如果双方对裁决结果无异议或裁决书已生效,但用人单位仍不履行支付加班费的义务,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被拖欠的加班费得到应有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