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择重整,企业能否在重整过程中继续营业?
时间:2024-08-07 16:18:01   作者:
   当企业选择重整时,企业是可以在重整过程中继续营业的。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及实际案例的分析。
  法律依据
  重整期间的经营管理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这意味着,在重整期间,企业有可能在获得法院批准后,自行管理其财产和营业事务。
  管理人的职责
  在重整过程中,管理人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并有权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和日常开支。然而,在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情况下,管理人的部分职权将转由债务人行使,但管理人仍需履行监督职责。
  实际案例
  多个实际案例也支持了企业在重整过程中继续营业的可能性。例如,重庆柏炜锦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重整过程中,经法院许可后继续营业,复工续建项目,并最终成功完成重整计划。此外,祐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重整过程中也实现了“破产不停产”,保留了企业的核心生产力和运营价值。
  注意事项
  申请与批准
  企业在重整过程中继续营业,通常需要经过债务人的申请和人民法院的批准。因此,企业需要积极与法院和管理人沟通,确保重整计划的顺利实施。
  监督与管理
  在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营业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管理人也应履行好监督职责,确保重整计划的顺利执行。
  债权人利益
  在重整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重整计划,提高债权清偿率,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企业在重整过程中是可以继续营业的,但具体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