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07-23 14:42:12 作者: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一、立案标准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也有部分文献提到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即可立案,但根据最新和更权威的信息,应以前述5000元至2万元为准。
解释:这意味着,如果个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达到上述标准,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单位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标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解释:对于单位实施的合同诈骗行为,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单位名义实施;二是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只有当诈骗数额达到上述标准时,才应立案追诉。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具体情形和量刑标准。该条款列举了五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具体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且归单位所有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客观要件: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四、总结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诈骗数额来判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或者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且归单位所有的,应予立案追诉。在维权过程中,受害人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同时,也应注意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合同纠纷等不同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