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常见诉讼风险是什么?
时间:2024-07-12 14:23:18 作者: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常见诉讼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效力风险
资质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以及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均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这可能导致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招标问题:要求招标的建筑工程没有进行招标或者招标无效,也可能导致施工合同无效。这会给合同双方带来不确定性,增加诉讼风险。
二、合同条款风险
不公平条款:施工合同的初稿往往由发包方提供,建筑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合同条款中可能缺少转移风险的内容、缺少由于第三方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的损失规定条款,甚至对承包方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导致合约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模糊条款: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或存在歧义,可能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进而引发诉讼。
三、合同履行风险
工程变更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等原因,可能导致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发生变化。如果双方未能及时签订补充协议或确认变更内容,可能会引发结算纠纷。
进度款支付风险:发包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或支付进度款的条件过于苛刻,可能导致承包方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承包方可能会因此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进度款及违约金。
竣工验收风险:工程竣工后,如果发包方以各种理由拖延验收或拒绝验收,可能导致承包方无法及时收回工程款。承包方可能需要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证据风险
证据缺失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承包方未能妥善保管施工日志、签证单、会议纪要等重要证据材料,一旦发生纠纷,可能因证据不足而承担败诉风险。
证据伪造风险:部分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可能会伪造证据材料。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导致诉讼失败,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五、诉讼程序风险
管辖异议风险:被告可能会提出管辖异议,试图将案件移送至对自己有利的法院审理。这可能会延长诉讼周期并增加诉讼成本。
财产保全风险: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可能会申请财产保全措施以冻结对方财产。如果申请不当或滥用财产保全措施,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引发新的纠纷。
解决方案与建议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条款表述清晰、无歧义且公平合理。对于关键条款如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应重点关注并充分协商。
加强证据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应妥善保管施工日志、签证单、会议纪要等重要证据材料,并确保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双方应定期核对工程量并签订确认单以避免结算纠纷。
及时沟通协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双方应及时沟通协商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友好协商可以化解矛盾并避免诉讼风险的发生。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在面临诉讼风险时双方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