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违法辞退,劳动仲裁能争取多少赔偿?
一、法律条文解析:违法解除的赔偿标准
根据2025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N)的计算依据第四十七条:
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基数: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津贴),若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且年限不超过12年。
二、典型案例分析:法院如何判决赔偿金额?
案例1:育儿假被辞退,法院判赔16.8万元
案情:江苏无锡张某请育儿假照顾幼女,公司以"订单紧"为由不准假,后以旷工为由解除合同。张某工作5年6个月,月工资1.5万元。
判决: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支付经济补偿金8.4万元(1.5万×5.6年),赔偿金16.8万元(8.4万×2)。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
案例2:旷工证据不足,公司被判赔17.6万元
案情:北京海淀王某被公司以"旷工3天"为由解除合同,但公司未能证明旷工事实。王某工作4年4个月,月工资2万元。
判决:法院认定公司举证不能,支付经济补偿金8.8万元(2万×4.4年),赔偿金17.6万元(8.8万×2)。
证据要点:用人单位需对解除理由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三、赔偿计算实操:用数据说话
1. 经济补偿金(N)计算示例
员工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元) |
经济补偿金(N) |
张某 |
5.6年 |
15.000 |
84.000 |
李某 |
4.4年 |
20.000 |
88.000 |
王某 |
3.2年 |
8.000 |
25.600 |
特殊情形:
若李某月工资超当地社平工资3倍(假设为25.000元),则经济补偿金按25.000×12=300.000元封顶。
2. 赔偿金(2N)计算逻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例如:
张某获赔168.000元(84.000×2)
王某获赔51.200元(25.600×2)
四、实务建议:如何最大化争取赔偿?
1. 证据固定清单
解除通知:保留公司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工资流水:证明月工资标准及最后12个月收入;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中关于解除理由的协商记录;
规章制度:公司用于解除合同的规章制度及公示证据。
2. 仲裁请求设计
主张赔偿金:明确要求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
合并其他诉求:如未休年假工资、加班费等可一并主张;
时效提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1年内申请。
3. 庭审应对策略
用人单位抗辩:可能以"严重违纪""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辩解,需重点审查证据充分性;
工资基数争议:用人单位可能主张以基本工资为基数,需提供完整工资流水证明应发工资;
程序违法:如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可额外主张代通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