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质保金约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这样处理(2025年最新实务)
时间:2025-07-21 13:20:28   作者:
   无质保金约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这样处理(2025年最新实务)
  一、质保金未约定的法律后果
  (一)法定质保责任不可免除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0条,即使合同未约定质保金,施工方仍需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承担终身责任,对其他工程承担2-5年质保责任。例如,沅陵法院在某涂料施工案中,判决施工方对墙面脱落承担维修责任,尽管合同未约定质保金。
  (二)质保金返还规则
  返还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满2年(最长5年),承包方可主张返还。若因发包方原因未验收,自提交竣工报告90日后起算。
  返还方式:可约定通过银行保函替代现金,保函金额不超过工程总价的3%。
  二、无质保金约定的处理路径
  (一)协商补充协议
  建议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质保金比例(建议3%-5%)、返还期限及违约责任。例如,徐州某项目通过补充协议约定质保金为工程总价的3%,返还期限为竣工后2年。
  (二)参考行业惯例
  若协商不成,可参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按工程总价的3%预留质保金,并通过诉讼主张返还。例如,成都某产业园案中,法院按行业惯例判决发包方返还3%质保金。
  (三)法律诉讼策略
  诉讼请求设计:主张返还质保金及利息(按LPR计算),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发包方账户。
  证据准备: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移交单、催告函等,证明质保期已届满。
  三、2025年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江苏高院某医院项目质保金纠纷案
  案情:合同未约定质保金,发包方拒不返还3%工程款作为质保金。
  判决:法院参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判决发包方返还质保金及利息。
  启示:无约定时,法院可能直接适用法定标准。
  案例二:山东某住宅项目质量索赔案
  案情:质保期内出现渗漏,发包方自行维修花费50万元,起诉施工方赔偿。
  判决:法院认定施工方未履行维修义务,判决赔偿维修费用及利息。
  启示:施工方需及时响应质量问题,避免扩大损失。
  四、实务建议
  合同签订阶段:即使发包方拒绝约定质保金,也需在合同中明确质保期及维修责任,避免后续纠纷。
  履行阶段:质保期内定期回访,留存维修记录,证明已履行义务。
  争议解决阶段:若发包方拒不返还质保金,可申请法院调取其财务账册,证明资金流向,主张恶意扣留。
  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法律条文及典型案例,对施工合同诉讼时效、工期违约金及无质保金约定纠纷提供了全流程实务指引。在司法实践中,建议当事人注重过程证据的固定,善用协商、调解等非诉讼途径,降低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