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立案后能否追加诉求?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操作指南
时间:2025-07-17 15:57:33   作者:
   劳动争议立案后能否追加诉求?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操作指南
  一、法律基石:诉讼请求变更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3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14条,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后,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与原诉求具有不可分性:新增诉求与原诉求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事实(如工资差额与加班费同属劳动报酬争议)。
  程序合规性: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且法院已送达应诉通知书。
  典型案例:2025年最高法发布的第四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案例3明确,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断缴社保导致抚恤金差额,可在诉讼中追加赔偿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二、实务操作:如何合法追加诉求
  (一)关键时间节点
  举证期限内:普通程序案件举证期不少于15日,逾期提交可能不被采纳。
  庭审阶段:法庭调查阶段可口头申请,需提交书面申请书。
  (二)证据准备要点
  新增诉求的关联性证明:如追加经济补偿金需提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证据(如辞退通知书)。
  赔偿金额的计算依据:如加班费需提交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等。
  (三)法院审查标准
  法院将重点审查:
  新增诉求是否属于同一劳动争议范围
  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是否需要重新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
  三、2025年新规亮点:无过错方权益的三大强化
  社保损失赔偿范围扩展:案例3明确,断缴社保导致的抚恤金、失业金差额可追加赔偿。
  口头调岗证据规则:案例4允许通过录音、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证明调岗事实。
  执行力度加大:对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可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