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后债务是否一笔勾销?教你如何合法追回货款
时间:2025-07-14 14:44:12   作者:
   企业破产后债务是否一笔勾销?教你如何合法追回货款
  企业破产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常态,但债务问题始终是债权人关注的焦点。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对破产债务的清偿规则与债权人维权路径作出进一步明确。本文结合最新法律规范,系统解答“企业破产后是否还需偿债”及“如何追回货款”两大核心问题。
  一、企业破产后债务是否还需偿还?法律框架与清偿规则
  1. 破产债务的法定清偿顺序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及2025年司法解释,破产债务的清偿顺序如下:
  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包括诉讼费、管理人报酬、财产保管费等,需优先从破产财产中支付;
  职工债权: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体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优先保护;
  社保费用与税款: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与税款,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
  普通债权:银行贷款、供应商货款等,按比例清偿,未获清偿部分依法免除。
  案例:2025年江苏某机械制造企业破产案中,破产财产总额1.2亿元,优先清偿破产费用与职工债权后,普通债权清偿率仅为15%,剩余85%债务依法免除。
  2. 剩余债务的免除规则
  普通债权的免除:破产程序终结后,未受清偿的普通债权不再需要偿还,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例外情形:若债务人存在欺诈性交易、隐匿财产等行为,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免除,并恢复执行。
  二、对方破产如何追回货款?债权人维权路径全解析
  1. 债权申报:追回货款的第一步
  债权人需在法院公告的债权申报期限内(最短30日,最长3个月)申报债权,逾期未申报视为自动放弃权利。申报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基础合同:如购销合同、服务协议等;
  交付凭证:发货单、验收单、对账单等;
  付款记录:银行转账记录、发票等。
  2. 参与债权人会议:监督与决策权
  债权人可通过债权人会议行使以下权利:
  核查债权: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提出异议;
  审议方案:表决通过财产管理、变价及分配方案;
  更换管理人:若管理人不称职,可申请法院更换。
  3. 特殊情形下的追款策略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若发现债务人在破产前6个月内通过无偿转让、低价交易等方式转移财产,债权人可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申请法院撤销该行为;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若股东未足额缴纳出资,管理人可要求其补足出资,不受出资期限限制(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
  三、2025年新规对债权人维权的影响
  1. 电子债权申报的普及
  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债权申报可通过电子诉讼平台完成,时限可缩短至原法定时限的50%,提升维权效率。
  2.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在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纠纷中,债权人只需提供初步证据,而债务人需自证清白,减轻了债权人的举证负担。
  四、实务操作建议:如何高效追回货款?
  1. 提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坏账风险:
  合同约定:在合同中明确付款期限、违约金条款及争议解决方式;
  信用评估:交易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避免与高风险企业合作。
  2. 及时采取法律措施
  一旦发现客户出现破产迹象,债权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申请冻结债务人银行账户或查封其财产;
  参与预重整:若债务人启动预重整程序,债权人可积极参与协商,争取更优清偿方案。
  结语
  企业破产后,债务并非完全免除,但普通债权的清偿受到法律限制。债权人需通过债权申报、参与债权人会议等合法路径维护权益,同时利用2025年新规中的电子申报、举证责任倒置等规则提升维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