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合同履行全攻略:管理人决策与法律风险防范
时间:2025-06-27 15:47:33   作者:
   破产企业合同履行全攻略:管理人决策与法律风险防范
  一、破产企业合同履行的法律框架与核心规则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8条、第53条及2025年最新修订,破产企业合同履行需遵循以下原则:
  管理人单方选择权
  破产申请受理后,管理人有权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选择继续履行采购合同,确保企业生产资料供应。
  对方权利保障机制
  合同相对方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未提供的可解除合同;
  特殊情形:因解除合同造成损失的,可申报普通债权。
  待履行合同定义
  破产申请受理时,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如租赁、供应合同);
  典型案例:某长期租赁合同因管理人选择解除,出租方损失获偿。
  二、管理人决策合同的实务标准与风险控制
  合同价值评估要素
  合同履行对企业重整或清算的价值;
  继续履行所需成本与潜在收益对比;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因评估失误,继续履行亏损合同导致破产财产减少。
  决策程序合规要求
  重大合同需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擅自决定继续履行大额合同,被法院撤销。
  对方权利救济路径
  对管理人决定不服的,15日内向法院申请复议;
  发现管理人恶意损害权益的,可申请法院更换管理人。
  三、特殊类型合同的差异化处理规则
  劳动合同处理规则
  破产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补偿金属于职工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
  金融合同特别规定
  衍生品交易等金融合同,管理人可在30日内决定履行或解除;
  特殊情形:涉及金融稳定的,可能适用特殊清算程序。
  跨境合同协调机制
  涉及境外合同的,需经商务部门审核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典型案例:某跨国合同因未履行审批程序,管理人决策被认定无效。
  四、2025年最新修订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电子化合同管理平台
  新增“破产合同在线管理系统”,支持合同备案、履行跟踪;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通过平台管理50份待履行合同,效率提升60%。
  简易程序加速决策
  合同标的额不足100万元的,管理人可自主决定履行或解除;
  典型案例:某小微企业破产,管理人快速处理小额合同纠纷。
  信用惩戒机制
  恶意解除合同损害企业的,相对方将被列入破产案件失信名单;
  典型案例:某供应商因频繁解除合同,被限制参与破产案件投标。
  五、实务指南:企业与管理人如何高效处理合同?
  合同审查要点
  建立合同分类台账,标注履行进度与风险等级;
  重点关注关联交易合同,防范利益输送风险。
  决策文件留存
  保存管理人决策会议纪要、债权人会议表决记录;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因文件缺失,被法院认定决策程序违法。
  风险防范措施
  对高风险合同提前投保履约保证保险;
  复杂合同委托专业律师进行尽职调查。
  六、合同履行的争议与前沿趋势
  人工智能在合同评估中的应用
  部分法院试点AI辅助管理人评估合同价值;
  典型案例:某法院通过AI系统,3日内完成200份合同风险评级。
  区块链技术确保合同透明性
  合同履行数据上链,防止管理人篡改或隐瞒;
  典型案例:某破产案件通过区块链存证,合同履行争议减少80%。
  跨境破产合同承认与执行
  《跨境破产协助公约》生效后,境外合同处置效率提升;
  典型案例:某跨国合同通过公约机制,3个月内完成跨境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