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职工权益守护全攻略:法院与管理人的六大核心职责
时间:2025-06-27 09:51:50 作者:
企业破产职工权益守护全攻略:法院与管理人的六大核心职责
一、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定优先级与核心原则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及2025年最新修订,破产财产清偿顺序明确将职工权益置于首位,具体包括:
工资与福利:所欠职工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社保费用: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补偿金:因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典型案例:某企业破产时,职工债权全额受偿,而税款债权仅获偿60%,普通债权清偿率为零。
二、法院在破产程序中的六大核心职能
程序主导与监督:
主导破产申请审查、管理人指定、债权确认及分配方案认可;
对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如《企业破产法》第87条),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
实体权利审查:
对破产债权真实性、财产处置合法性进行实质审查;
典型案例:某法院驳回企业高管虚报工资债权,核减金额达200万元。
公共利益维护:
监督管理人工作,防止其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审理派生诉讼案件,如职工代表起诉管理层侵占财产。
三、管理人的关键角色与实务操作
财产接管与调查:
全面接管企业财产、印章、账簿,审查财务资料;
追收对外债权,核查担保财产(如抵押物是否重复质押)。
职工权益保障措施:
优先清偿职工债权,协助职工申报债权;
典型案例:某管理人通过电子平台接收职工申报,效率提升50%。
经营管理与财产处分:
决定企业是否继续营业,管理员工留用与辞退;
评估、变价及分配破产财产,确保透明公开。
四、2025年最新修订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电子化与透明度提升:
新增“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职工可在线申报债权、查询进程;
典型案例:某职工通过平台提交证据,3日内完成债权确认。
简易程序适用:
资产不足500万元的案件,6个月内完成清算;
逾期未完成的,法院可强制裁定终结。
跨境破产协调:
涉及境外职工债权的,需经公证认证及国务院批准;
典型案例:某跨国企业因未履行审批程序,境外职工债权未获确认。
五、实务指南:职工如何高效维权?
债权申报要点:
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记录等材料;
关注法院公告,及时申报债权(逾期视为放弃)。
权利救济路径:
对管理人决定不服的,15日内向法院申请复议;
涉及金额50万元以上的,建议委托律师介入。
典型案例分析:
“职业闭店人”虚假注销公司案:法院判决股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职工工资82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