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责任划分:协议中的法律必修课
时间:2025-06-12 09:47:07   作者:
   劳务派遣责任划分:协议中的法律必修课
  当劳务派遣员工引发工伤、拖欠工资等纠纷时,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往往互相推诿。2025年《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修订后,责任划分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本文通过解析最新法规与典型案例,为您构建责任划分的法律防火墙。
  一、法律框架:责任划分的“三重边界”
  连带责任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92条确立: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025年新规新增“过错相抵”规则,明确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协议效力认定
  《民法典》第1193条突破性规定:劳务派遣协议可约定责任划分条款,但不得对抗劳动者。这意味着协议内部分责约定需经劳动者书面确认方有效。
  二、实务焦点:四大争议场景解析
  工伤事故责任
  新规要求:用工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派遣单位仅在选任过错范围内担责
  典型案例:某快递公司因未培训安全规范,被判承担80%赔偿责任
  工资拖欠纠纷
  司法实践:优先执行用工单位财产,不足部分由派遣单位补足
  最新数据:2025年Q1全国劳务派遣欠薪案件中,用工单位被追责比例达92%
  社保缴纳争议
  强制规定:跨地区派遣必须按用工单位所在地标准缴纳
  风险提示:深圳某科技公司因按派遣公司注册地标准缴纳,被判补缴差额及滞纳金
  退回机制纠纷
  新增条款:明确14种合法退回情形,违规退回需支付经济补偿
  操作指南:退回需经工会书面同意并留存证据
  三、协议设计:十大核心条款范本
  岗位“三性”定义:明确临时性(≤6个月)、辅助性、替代性具体标准
  同工同酬方案:建立“基本工资+绩效+福利”三维对标机制
  安全培训记录:要求每月留存培训签到表及考核结果
  工伤处理流程:约定48小时申报时限及先行垫付规则
  经济补偿计算:明确N+1补偿基数包含加班费及奖金
  退回争议解决:设立三级调解机制(班组-部门-公司)
  社保缴纳标准:附当地社保缴费基数官方文件
  违约责任条款:设置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标准
  协议变更程序:需经职代会审议并公示7日
  争议管辖约定:优先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
  四、风险防控:三方共赢的合规体系
  用工单位“四查”机制
  查派遣资质(需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查用工比例(不得超过总用工量10%)
  查岗位合规性(辅助性岗位需经职代会同意)
  查协议条款(重点审查责任划分条款)
  派遣单位“三保”义务
  保劳动者资质(核验学历、职业资格)
  保工资发放(建立专用账户监管)
  保社保缴纳(每月生成缴费凭证)
  劳动者“三留”建议
  留存派遣协议复印件
  留存工资银行流水
  留存岗位说明文件
  结语:协议不是“挡箭牌”,合规才是“护身符”
  新规实施后,劳务派遣纠纷案件调解率提升至68%
  建议每季度开展三方联席会议,完善证据留存制度
  重点关注电子劳动合同与派遣协议的衔接问题